朔州歷史悠久,文化底蘊厚重,人文薈萃,文脈綿長,先人在創造燦爛的物質文明的同時,也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。
截至目前,全市共有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級代表性項目6項、省級代表性項目19項、市級項目名錄233項;縣級項目名錄278項。
晉北道情戲流行于晉北二十余縣及內蒙古南部、陜北東部、河北西北部,分右玉、神池、代縣三個藝術流派。道情音樂約于金代流入晉北一帶,以曲牌體說唱形式廣泛活動于民間,主要演唱道教故事,宣傳教義。清代中葉,搬上舞臺,以代言體演述故事,內容廣泛觸及社會生活。其音樂體制主要為曲牌連綴體,同時也吸收了北路梆子的音樂元素。其唱腔曲調,相傳有72大調,若干小調,今存套曲13種96曲,如《大紅袍》、《皂羅袍》等。其伴奏樂器文場有笛子、四胡等,武場有漁鼓、簡板、單皮鼓、大鑼等。
晉北道情是我國北方道情的縮影,是研究民間宗教音樂和戲劇的活化石,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、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。
朔州市文旅集團融媒體中心
朔州的非遺與民俗丨晉北道情戲
넶瀏覽量:0
創建時間:2022-06-15 09:26
官方微信
官方抖音
官方微博
官方視頻號
今日頭條
文旅中國號
-
ꁸ 回到頂部
-
ꂅ 0349-5955111
-
ꁗ QQ客服
-
ꀥ 微信二維碼